百度 ”实际上,区政府正在大力促成文创商务企业的引入,大批量八里庄商业地块蓄势待发。

央广网墨玉8月2日消息(记者胡苗苗 丁安)清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镇布达村,阳光穿透桑树林。桑树皮剥离的脆响与铁锤敲击木墩的“咚咚”声,交织成一首跨越千年的交响曲。

这里,是桑皮纸之乡。2006年,这项濒临失传的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薄如蝉翼却坚韧如革的桑皮纸,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文化支点,书写着“传承有人、创新有品、增收有路”的时代“新”篇。

游客在桑皮纸展示馆参观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传承有人:千年技艺注入青春血脉

布达村“桑皮纸世家”作坊里,23岁的第十三代传承人比拉力·图尔荪巴柯正抡起铁锤,捶打木臼中泡发的桑树皮碎料,胶质纤维在沉稳的节奏中逐渐析出。

“爷爷说,锤捣的节奏要像心跳,快不得慢不得。”他擦去额头的汗水,腼腆一笑。5岁起,比拉力便跟随爷爷学习从剥皮、蒸煮到捣浆、抄纸、晾晒等8道工序,技艺早已融入血脉。

比拉力与桑皮纸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桑皮纸,是布达村各家各户的“传家宝”。比拉力的祖辈用于书写契约、包裹药材,甚至作为货币凭证。

“父亲说,过去村里家家做纸,但现在年轻人嫌苦,都外出打工了。”比拉力回忆。转机出现在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后,政府提供传承人津贴、建设非遗工坊,比拉力成为返乡青年之一。

普恰克其镇党委书记张安邦介绍,当地对“手艺人”全面摸排梳理,加强资金扶持与培训,目前已培养桑皮纸制作技艺骨干11人,县级非遗传承人4人。

为破解传承断层,墨玉县教育局将桑皮纸制作纳入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程。在普恰克其镇中心小学,孩子们用桑皮纸制作书签、剪纸和微型画。

“学校常带孩子们走进桑皮纸体验馆,近距离观察、体验,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恰克其镇小学党总支书记马珍珍说。

创新有品:从“养在深闺”到“市场新宠”

桑皮纸的复兴,离不开面向时代的创新。2011年,新疆润疆国画院院长魏宝山携手国内外上千位知名书画家和文创专家,保护研究、推广利用桑皮纸,首创“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展览项目,举办了系列活动,赋予古纸新生命。

艺术创新撬动市场认知。2021年,“桑皮纸上的魅力和田”书画展在和田博物馆开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2023年,桑皮纸文创产品入驻新疆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等景区。

“我们开发了桑皮纸笔记本、台灯,还与其他商品合作推出特色包装。”新疆桑源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依克拉木·依力哈木介绍,产品线上线下同步热销。

在桑皮纸展示馆,刚于今年6月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穆耶赛尔·艾合麦提托合提,正专注制作桑皮纸夜灯。

穆耶赛尔·艾合麦提托合提向游客介绍桑皮纸夜灯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能在家门口做喜欢的事,为家乡非遗产业出力,我很骄傲。”她的工作台上,桑皮纸夜灯、台灯、钥匙扣、杯垫、书签、花帽灯等十余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桑皮纸台灯等产品已销往乌鲁木齐等地酒店,前景很好。”她补充道。

墨玉县更以桑皮纸为龙头,整合旅游、文化、美食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在布达村桑皮纸产业园,游客可亲手造纸、参观非遗博物馆、品尝桑葚酒和烤全羊。“目前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直接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张安邦介绍。

增收有路:非遗赋能乡村致富

这张神奇的纸,正带动产业链升级,惠及布达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展示馆内,22岁的讲解员祖力胡玛·如则正向游客介绍桑皮纸的特点和制作流程。

“今年6月入职,月工资3000元。以后我想做直播,把桑皮纸宣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它,既保护传承,也提高乡亲们的收入。”她憧憬着。

祖力胡玛·如则正在向游客介绍桑皮纸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产业园里,阿卜都卡迪尔桑皮纸作坊负责人麦迪乃姆·阿卜力米提手持一张桑皮纸向游客展示其坚韧:“看,泡水里24小时都不会烂!”曾经依靠种小麦的家庭,如今靠制作销售桑皮纸及文创产品,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越来越好了。”麦迪乃姆的笑容透着满足。

墨玉县依托援疆项目,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传承人津贴、工坊建设和市场推广,明确了“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我们不是简单保护技艺,而是要通过非遗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墨玉县文旅局局长阿布都米吉提·艾热提说。

桑皮纸文创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对于桑皮纸张安邦深有感触:“桑皮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各民族交流交融的见证。如今它走进中小学课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

从濒危技艺到致富产业,新疆和田桑皮纸的蜕变,是中国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当铁锤的“咚咚”声与游客的欢笑声在布达村交织,见证的不仅是一项千年技艺的“新”生,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

这张承载着中华记忆的桑皮纸,正以崭新姿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郭璁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